六月婷婷导航福利在线|国产日产欧产精品网站|欧美亚洲日韩国产综合网|亚洲中字幕永久在线观看|精品四虎免费观看国产高清|亚洲日本欧美一区二区三区|91国自产精品中文字幕亚洲|无码欧精品亚洲日韩一区app

首頁 > 資訊 > 要聞 > 正文

保險界也開始直播賣保險了 了解需求更要“干貨”

2020-06-17 11:49:25來源:國際金融報

近期,保險界有兩大頗受關注的事件:一是靠飛機延誤險賺了300萬,法律該如何定性;二是直播帶貨熱潮下,保險這類復雜的金融產品是否適合沖動

近期,保險界有兩大頗受關注的“事件”:一是靠飛機延誤險賺了300萬,法律該如何定性;二是直播帶貨熱潮下,保險這類復雜的金融產品是否適合“沖動購買”型的直播方式。關于這兩個問題,業(yè)界討論聲此起彼伏,本期《國際金融報》就向多位律師、精算師“問道”,以圖展現(xiàn)新思路。

利用規(guī)則賺延誤險“賠付”,詐騙了嗎

近日,南京警方披露,抓獲一名利用航班延誤實施保險詐騙的犯罪嫌疑人李某。消息傳出之后,律師界、保險業(yè)界等都炸開了。

據(jù)警方調查,李某先是在網(wǎng)絡上挑選了延誤率較高的航班,再去查該航班的航程中有沒有極端天氣,然后,利用自己和親友的身份信息購買機票,每次購票都用四五個身份。每一個身份,最多購買30到40份不等的延誤險。但她并不會去乘坐飛機,如果了解到航班可能不會延誤,她就會在飛機起飛前把票退掉,減少損失,如果航班出現(xiàn)延誤,則向保險公司索賠。

自2015年至今,李某涉嫌實施類似行為近900次,累計理賠金高達近300萬元。目前,李某因涉嫌保險詐騙罪和詐騙罪已被警方刑事拘留。

很多網(wǎng)友都認為,李某只是利用既定規(guī)則,加上一定運氣,并非保險詐騙,也不構成犯罪,反省的應該是航空公司和保險公司。也有人認為,此事宜當“民事”看待,視為合同糾紛,可留給保險公司與個人之間在法律的框架下去博弈。

對此,《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了多位律師,聽聽他們怎么說。

觀點一:宜當“民事”看待

“該案中李某的行為并不構成犯罪,只是保險合同效力、能否獲賠以及賠償金額多少的民商事爭議問題。”北大民商法學博士、北京云亭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康欣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總結稱。

康欣表示,李某購買的延誤險屬于財產保險,主要涉及兩個核心法律問題:其一是保險利益以及引發(fā)的能否獲得保險賠償?shù)拿裆淌聽幾h問題。

根據(jù)《保險法》規(guī)定,財產保險合同需要被保險人在保險事故發(fā)生時,對保險標的具有保險利益。保險事故發(fā)生時,被保險人對保險標的不具有保險利益的,不得向保險人請求賠償保險金。從披露的事實來看,名義上乘坐飛機的人從未實際坐過飛機,那么,航班延誤其實對被保險人并無影響,也就是被保險人對保險標的并不具有保險利益,那么,該保險合同效力存疑,以及被保險人能否獲得保險賠償也將有待商榷。

其二是李某的重復投保問題。根據(jù)《保險法》第56條規(guī)定,重復保險是指投保人對同一保險標的、同一保險利益、同一保險事故分別與兩個以上保險人訂立保險合同,且保險金額總和超過保險價值的保險。重復保險的投保人應當將重復保險的有關情況通知各保險人。重復保險的各保險人賠償保險金的總和不得超過保險價值。除合同另有約定外,各保險人按照其保險金額與保險金額總和的比例承擔賠償保險金的責任。重復保險的投保人可以就保險金額總和超過保險價值的部分,請求各保險人按比例返還保險費。

康欣說,從這一點來看,李某確實存在行為不當?shù)膯栴},但是,該行為也僅是引發(fā)保險賠償?shù)膯栴},保險公司可以以賠償金額超過其損失為由通過民商事訴訟渠道解決。還上升不到刑事違法性的程度。

觀點二:不構成保險詐騙罪

“本案中顯示出保險公司在經營航空延誤險中漏洞百出,李某確實鉆了這些漏洞,但是仍然不能認定其構成保險詐騙罪。”北京格豐律師事務所合伙人郭玉濤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并不認同警方對李某的定性。

他認為,李某的行為固然不妥,理應受到民事責任懲罰措施,但是不能隨意認定其構成犯罪,起碼李某不構成保險詐騙罪。

郭玉濤指出,李某雖盜用他人名義購買保險,但不算“投保人故意虛構保險標的,騙取保險金”,因此并不違反《刑法》第一百九十八條的相關規(guī)定。

什么是保險標的?我國《保險法》第十二條規(guī)定,人身保險是以人的壽命和身體為保險標的的保險,財產保險是以財產及其有關利益為保險標的的保險。

郭玉濤稱,航空延誤險是財產保險,不是人身保險,保險標的不能是人,所以被李某盜用的七大姑八大姨身份不是保險標的。財產保險的標的只能是財產、利益,也非指承保損失。

那么,航空延誤險的保險標的是什么呢?航空延誤險承保的是航空承運人因航班延誤而給乘客的一定損失補償責任。從這個本質看,航空延誤險更接近一種承運人責任保險。

航空延誤險的保險標的實際上應該是運輸工具——飛機,或者說是訂票的航班。飛機晚到了,承運人要承擔補償責任,于是通過保險的方式轉嫁,就有了航空延誤險產品。但在這個事件中,李某并未虛構一架飛機或一趟航班。李某虛構的是投保人、被保險人。

“而這種虛構也依然不構成犯罪。”郭玉濤表示,從法律規(guī)定看,通俗地理解是誰都可以做投保人,因為投保人的主要義務是支付保險費,虛構投保人不會損害他人。

在財產保險中,誰作為被保險人也都無所謂。因為在保險事故發(fā)生時,如被保險人沒有保險利益,實際上就得不到保險賠償金。

因此,郭玉濤認為,就算是虛構被保險人,也是一種法律許可、有對應懲罰措施的民事行為,最多承擔民事責任,而不應承擔刑事責任。“我國《刑法》遵循罪刑法定基本原則,即只有法律明確規(guī)定為犯罪的行為才能認定為犯罪,而不能由任何人隨意認定他人構成犯罪”。

觀點三:或將面臨刑事處罰

“如果目前披露的信息是準確的話,我覺得警方的定性是準確的。”煒衡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向福斌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李某的行為并非“利用規(guī)則”的“運氣”行為,而是涉嫌違反《保險法》,甚至觸犯《刑法》的嚴重違法行為。

向福斌分析稱,作為財產保險的航延險,其保險標的是被保險人因乘坐航班延誤所遭受的經濟損失。從目前信息看,李某本身并無乘坐航班的意圖,也沒有發(fā)生實際乘坐航班行為。她投保目的在于通過虛構乘坐航班獲取保險金。前述行為既違反了保險最大誠信原則,又屬于保險法禁止的虛構保險標的違法行為。根據(jù)《保險法》,即使李某的前述行為未構成刑事犯罪,保險人也有權不予賠償。

向福斌表示,目前看來,李某的目的并不在于因某一次航班延誤獲取了保險金,而在反復虛構行程騙取保險金??紤]到涉及的數(shù)額特別巨大,情節(jié)惡劣,構成我國《刑法》規(guī)定的保險詐騙罪中“投保人故意虛構保險標的,騙取保險金”的要件,涉嫌保險詐騙罪,可能將面臨刑事處罰。

應遵守損失補充原則

據(jù)向福斌介紹,航延險理賠時一般只要求提供機票購買證明、保險單和被保險人身份證明,甚至有保險公司推出了主動理賠的航延險,通過系統(tǒng)跟蹤航班延誤情況進行主動理賠。“也就是說,保險公司一般不會主動核實消費者是否真實乘坐航班”。

“所以,航延險較為便利寬松的理賠條件在給被保險人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給極少數(shù)不誠信人士虛構行程提出虛假索賠創(chuàng)造了條件。”向福斌說。

康欣補充稱,目前市面上的航延險都是定額給付,航班延誤后由被保險人獲取固定金額的賠償,一般在幾百元到數(shù)千元不等。這就導致本案這種情況,重復獲賠,完全超過其延誤損失。

所以,航延險做成定額給付本身雖然是出于理賠簡便、經濟效率的考慮,但并不符合財產險的損失補償原則。

“投保人重復投保航延險非常容易,保險公司也不會去審查有沒有重復投保的問題。”康欣認為,航延險作為財產保險的一種,應該遵守損失補償原則,以避免被保險人因保險事故獲得超額賠償。一方面,由保險公司詢問并且告知投保人可以購買的航延險的份數(shù)上限。另一方面,如果投保人重復保險,應該采用順序、限責和分攤等原則,當然這要以保險公司之間的數(shù)據(jù)互聯(lián)互通為前提,不可能指望投保人自行遵守。

險企難以走出“騙保”困境

利用保險公司風控漏洞騙取延誤險的案件并非孤例。

在5月15日全國打擊和防范經濟犯罪宣傳日上,上海警方向媒體披露了滬市首例利用提前獲知的航班延誤信息,虛構保險標的乘坐延誤航班,騙取保險理賠金的系列保險詐騙案。據(jù)上海經偵總隊一支隊副大隊長楊展透露,“由于單個乘機人只能憑登機牌或者航司延誤證明理賠一份航延險。所以他們使用偽造的航空公司及機場印章、延誤證明分別向各家保險公司申請理賠。近年來,該團伙連續(xù)作案數(shù)千起,涉案金額2000余萬元。”

今年4月份,也有一例航空險騙保事件登上微博熱搜:南京一位月薪2萬的高管通過航班延誤險,半年騙保707筆、共14萬余元。數(shù)月前,也曾發(fā)生過一起類似騙保案例,騙保人在保險公司智能理賠出現(xiàn)故障的十天時間內,頻繁購買機票并獲得延誤險理賠,騙取金額高達20多萬元。甚至還有個別微信公眾號、網(wǎng)貸論壇專門分享此類騙取延誤險的操作教程,美其名曰“航空延誤險薅羊毛攻略”。

針對越來越多的航延險騙保案例,保險公司該如何防范?

康欣建議,首先,保險公司可以與航空公司進行數(shù)據(jù)聯(lián)通,對于多次頻繁退票的,也要有所警惕并加以防范。同時,保險公司可適當調整航延險產品設計,根據(jù)大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在雷雨等惡劣天氣多發(fā)時節(jié),減少航延險的賠償額度。“另外,在銷售前,保險公司還應向投保人詢問,是否重復投保。若重復投保的,在賠付之前,應該詢問其是否已經有類似賠償,獲賠金額達到一定金額的,其他保險公司可有權拒賠。”康欣補充說。

不過,也有業(yè)內人士坦言,保險公司并沒辦法拿到航空公司的所有數(shù)據(jù),沒辦法拿到訂票平臺用戶的所有數(shù)據(jù)。“這背后涉及到數(shù)據(jù)權限使用問題,而且還得保證數(shù)據(jù)的真實性,現(xiàn)階段顯然不可能做到”。

直播賣保險,熱門還是熱鬧

疫情風口下,保險直播“帶貨”正成為線上營銷新陣地。

最吸睛的要屬以險企高管為代表的“明星大咖”主播團隊。就在剛剛過去的五月,平安集團首席保險業(yè)務官陸敏、華夏保險總精算師李建偉、水滴公司創(chuàng)始人兼CEO沈鵬先后走進直播間,紛紛為自家公司保險產品站臺,并表現(xiàn)出驚人的帶貨能力。

其中,華夏保險以超4億元保費的成交額創(chuàng)下保險行業(yè)直播帶貨最高成交紀錄;平安則預計未來三個月轉化保費將達1.6億元;沈鵬帶貨成果也近1000萬元。

還有以精算師為代表的“專家型”主播團隊,如“精算視覺”、“精算師幫個忙”、“精算老婁”等,他們帶的是保險科普干貨,不賣保險產品,形式多為在線答疑、對話保險細分領域大咖等互動形式為主,并基本保持每周一次直播的頻率,頗受好評。

還有一類是“自媒體大V”主播團隊,如多保魚選保險、蝸牛保險、小幫說保險等為代表的三方導購平臺,通過短視頻或直播形式,對受眾進行銷售引導,為后續(xù)付費咨詢或成單做鋪墊。

與此同時,短視頻直播等自媒體的不當宣傳、銷售誤導等問題也隨之暴露。對此,河北銀保監(jiān)局已于近日發(fā)布相關通知,并組織保險公司和專業(yè)保險中介機構開展自媒體保險營銷宣傳全面排查和專項治理工作。

保險直播“帶貨”為什么突然火了?直播“帶貨”效果真的那么香?參與主體又該如何合法合規(guī)“帶貨”?消費者在直播平臺購買保險靠不靠譜,需避開哪些坑?

《國際金融報》記者專訪了北美精算師、中國精算師、蝸牛保險首席精算師兼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李致煒,對上述疑問逐一作答。

直播成線上營銷新模式

《國際金融報》:保險直播“帶貨”為什么突然火了?

李致煒:今年以來,因受疫情影響,傳統(tǒng)線下模式遭受嚴峻挑戰(zhàn),保險行業(yè)積極尋求線上轉型,于是短視頻、“直播帶貨”等新興互聯(lián)網(wǎng)營銷模式變成為保險機構試水的新方式。當然,民眾風險意識的覺醒也是很重要的一個因素。

我們發(fā)現(xiàn)一些有創(chuàng)意的優(yōu)質短視頻,不僅能夠快速觸達海量的人群,并且能起到很好的科普效果,有助于幫助消費者不再買錯保險。

目前看來,直播市場參與主體包括保險公司、保險中介機構、某些三方機構以及部分直播平臺,大多聚集在抖音、快手、微信視頻號等短視頻平臺。母嬰類話題、家庭保障規(guī)劃等科普分享,大眾誤區(qū)認識和一些社會熱點相關的保險話題都比較受歡迎。

同時,保險領域的專業(yè)主播數(shù)量也在急劇上升,我們預測,保險直播未來有望成為保險行業(yè)的重要新模式。

了解需求更要“干貨”

《國際金融報》:如何看待險企高管走進直播間“帶貨”?

李致煒:這是一個好現(xiàn)象,保險公司高管更容易把更加前沿的保險產品,更加合理的保險理念帶給普通民眾。一方面可以促進自身險企好產品的銷售,另一方面可以直面更多客戶,了解更多的客戶需求,發(fā)現(xiàn)未來產品的優(yōu)化方向,一舉兩得。

但是我們更加希望的是,險企高管不僅僅是“直播帶貨”賣保險,更要帶“干貨”,比如一些通用的保險意識、保險概念和保險原則等,畢竟這些更需要大家一起來傳播,也更有利于用戶買對保險,避免掉坑。

《國際金融報》:保險直播帶貨效果到底如何?

李致煒:保險直播效果差異還蠻大的,“優(yōu)質”、“說人話”的內容更容易得到消費者青睞,主播的專業(yè)程度和銷售技能也需要有機結合,才能創(chuàng)造出好的直播帶貨效果。

比如,很多平臺都不會在直播中銷售個別產品,更多的是進行保險配置原則和保險理念的教育。畢竟,每個消費者的購買需求都不同,也不是一種保險可以解決所有問題。我們建議,業(yè)內能一起來構建好的保險理念和好的傳播環(huán)境,而直播恰恰是一個非常好的沉浸高效的方式。

內容需合法合規(guī)

《國際金融報》:隨著保險短視頻和直播興起,銷售誤導等一些亂象也逐漸暴露出來,參與主體該如何做到合法合規(guī)“帶貨”,讓這種創(chuàng)新營銷模式走得更長遠?

李致煒:在一些新興事物的發(fā)展初期,總是伴隨著泥沙俱下。目前市場上確實有一些良莠不齊,且缺乏專業(yè)資質的主體參與,出現(xiàn)的夸大宣傳、銷售誤導也傷害到創(chuàng)新模式的健康發(fā)展。

在此,我們也呼吁整個行業(yè)能攜手,在符合監(jiān)管要求情況下,堅守職業(yè)道德。比如所有主播、線上經紀人必須持證上崗,對短視頻內容字斟句酌核查,對主播和相關業(yè)務人員進行專業(yè)培訓提升自身業(yè)務水平和技能等。

專業(yè)投保指導不可少

《國際金融報》:消費者在直播平臺購買保險靠譜嗎?應規(guī)避哪些坑?

李致煒:保險產品本身都是通過監(jiān)管報備通過的,因此無論是通過代理人還是銀行,線上還是線下購買,產品都是參照合同規(guī)則來的。

不過比較常見的是,有不專業(yè)的銷售人員和三方機構,通過故意夸大責任、虛擬責任,導致消費者最后沒有得到相應的保障。對此,我們建議務必通過專業(yè)的指導進行投保,只相信保險合同上白紙黑字的東西,而不要受到保險合同以外其他允諾的誘惑。

無論是在線上還是線下購買保險,消費者都必須高度關注保險合同條款中的“保險責任”、“除外責任”等重點標黑部分,同時還要注意“健康告知”,這往往是導致最后理賠不了的重要因素。消費者一定要做好如實告知,這樣才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買到合適的保險。當然也可以選擇合規(guī)的、專業(yè)的保險機構,以及專業(yè)的保險代理人、保險經紀人做咨詢。

關鍵詞: 保險界 直播賣保險

責任編輯:hnmd004

最新資訊